17

2025-04

电话客服系统的录音功能是否合法?合规使用指南

来源:合力亿捷-小编

电话客服系统的录音功能在日常服务中非常常见,但企业是否真的了解它的法律边界?录音功能用好了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工具,用不好就可能踩到法律红线。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件事的合法性问题,以及如何安全合规地使用录音功能。


呼叫中心.jpg


一、录音功能的法律依据


根据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民法典》等法律规定,电话录音本质上属于“处理个人信息”的行为。是否合法,关键看两点:是否征得用户同意,以及是否超出必要范围。


1. 用户知情权


通话开始时必须明确告知“本次通话可能被录音”,并且让用户有选择权。比如,有的系统会在接通前播放语音提示,用户按“1”同意继续通话,否则挂断。这种设计既保障知情权,也避免强制录音。


2. 最小必要原则


录音内容仅限于解决服务问题,比如记录投诉内容、核实交易信息等。如果录音中包含用户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,必须单独加密处理,且不能用于其他用途。


二、四个不可忽视的合规要点


1. 告知义务必须“主动+明确”


仅在官网角落写一句“通话可能被录音”是远远不够的。合规做法是:在通话开始时自动播放提示音,或者在人工客服接听后第一时间口头说明。如果是外呼电话,还需在拨号前通过短信等方式提前告知。


2. 存储安全比录音更重要


录音文件必须加密保存,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。例如,只有处理投诉的客服主管能调取录音,普通客服无权查看。同时要定期清理过期录音——根据《网络安全法》,个人信息保存期限应当“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短时间”,比如售后纠纷通常保留半年即可。


3. 用户有权要求删除录音


如果用户投诉或主动提出删除请求,企业需要在核实后及时清理相关录音,并在系统中记录操作日志。这一点常被忽略,但却是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明确规定的用户权利。


4. 特殊行业需遵守额外规定


金融、医疗、教育等行业对录音有更严格的要求。例如,金融类通话录音需保存至少5年,且需配合监管部门抽查;医疗咨询录音则要避免记录患者病历细节。企业需根据自身行业特点,制定专项管理规则。


三、企业自检清单


为了避免法律风险,建议定期对照以下问题:


录音前是否每次都获得用户有效同意?


存储系统是否有防篡改、防泄露的技术措施?


内部调取录音的审批流程是否完整?


是否定期培训客服人员合规意识?


总结:


电话录音的合法性并非“非黑即白”,而是取决于企业是否尽到告知义务、保障用户权利。随着数据安全监管趋严,过去“先录音,再补救”的粗放模式已不可行。只有把合规当作服务的一部分,才能真正发挥录音功能的价值——既保护用户隐私,又为企业留存必要的服务证据。


亿捷云AI智能客服中心深度融合AI大模型技术,一站式整合400电话、在线客服、表单、邮件等全渠道客户咨询,其生成式AI大模型融合行业知识图谱与千万级对话语料训练,在电信、汽车、制造、政务、电商、物流、教育等30+细分领域成功落地,累计赋能超14万+坐席实现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双重升级。


立即试用

享受智能客服带来便捷与高效,只差这一步!

申请试用